Print

服務香港組 簡介

                                                                                                                                                            A195

服務香港組  簡介

本會過去的主要工作是在內地以援建危校及助學為主,還有援建衛生院/室和水窖,捐贈圖書和扶貧賑災等。近年,隨著社會不斷變化及本會會務的不斷發展,我們的聯繫網絡也進一步擴濶,義工人數同時續有增加,當中不乏熱心香港慈善公益的青年。他們為本會開拓新的籌款方式,同時熱誠投入香港的公益活動。本會也順應發展趨勢,於2014年初,增設了「服務香港組」,擴展為本港的弱勢社群提供服務方面的工作, 使本會會務更加多元化。本組義工探索及展開一些本地義務工作,為一些孤寡老弱及有需要的人士服務。在支援弱勢社群的同時,也鼓勵受助者自力更生,相互關懷,擴闊社交圈子,增強面向未來的自信心。

 

工作內容

本組過去曾經組織過的主要服務如下:

1. 轉贈家電、用品予單親家庭、新移民、低收入住戶及貧困者;

2. 回收完好可用的物品,贈給慈善機構或有需要的人士;

3. 向弱勢社群提供各項社區活動訊息,鼓勵他們參與活動,藉以開拓視野,增強自信;

4. 愛心探訪護老中心長者,透過耐心交談和聆聽,傳遞關愛;

5. 贊助獎品支持地區節慶活動;

6. 為安老院長者及一些有需要人士提供義務剪髮服務。

 

服務香港工作的前瞻

本組在組織和工作上仍在探索階段,有待逐步完善。未來計劃在本港個別地區做試點,與該區的政府部門、福利團體或社康機構聯繫,探討合作的可行性及服務模式。「服務香港組」資金除捐方指定專款專用外,亦有舉辦一些籌款活動,例如「尖東籌款」、「聯和義賣」等,所得善款會按比例分配用於內地項目及本地社會服務。本組義工充滿愛心與活力,相信在各方善長的支持與鼓勵下,工作的前景將會是廣闊的。

 

 

Print

贈書紀錄

 A211

  

2004年至 2008年8月贈書紀錄                                            2008年9月 至 2009年贈書紀錄

2009年7月 至 2010年6月贈書紀錄                                            2010年至 2011年贈書紀錄

2011年至 2012年贈書紀錄                                                 2012年至 2013年贈書紀錄

2013年至 2014年贈書紀錄                                                 2014年 至 2015年贈書紀錄

2015年 至 2016年贈書紀錄                                                      2016年至 2017年贈書紀錄

Print

扶貧

 A53

扶貧組是慈恩基金會最早成立的工作組之一,顧名思義,本組的工作是扶助經濟上最需要資助的人,其中特別是失去父母的孤兒。這些年來義工們在工作中有許多難忘的感受,茲選取幾個有照片紀錄的例子簡介如下:

1.   200310月到赫璋縣紅岩小學考察途中,遇上一位失學兒童,他跟三個弟妹背著柴草上路,我們問明原委,

      馬上替他安排到紅岩小學去,並資助其書簿雜費。

     
      這位失學的大哥,今年九歲,身形較同齡的學童瘦削,但眼神天真可愛。  

 

2.   20047月四名國際學校學生參與義工探訪活動,跟我們到貴州黔東南州親作實地體驗。

      山路崎嶇不平,深入山區得坐八小時車,途中得下車舒展一下筋骨。

 

     
     

分發糖果及書簿給學童的同時,小義工亦領悟到施與受之樂。

 
       
 

國際學校的學生替我們記錄學生的通訊地址,方便日後彼此書信來往,順便學習英語。

     

 

3.  20054月我們與美國榮光基金會一行人到黔南州去,實地視察學校設施之不足,課室相當陰暗冰冷,我們給學生送

      上圍巾,讓他們感受到一點暖意。

 

     
 

 

 

  除了考察及文化交流,我們也跟學生們玩遊戲,輕鬆一下。  

 

4.  20074月到開陽縣楠木渡鎮探訪孤兒,他自少跟爺爺相依為命,生活貧苦,但面上總掛著微笑,反而爺爺一臉愁容,

      怕孫兒日後無依無靠。

 

   

 
      爺孫刻意收拾過居所,才讓我們拍照,但看上去仍相當簡陋。  
5.  20086月我們到松桃縣小平甘溪小學出席奠基儀式,並專程家訪貧困學生。
     
     

龍橋雙同學跟智障父親和奶奶在家中合照。

 
     
 

龍橋雙的媽媽離家出走,沒有回來,照片中的爛布攤正是他和爸爸的睡床。

 

 

灶頭設備極簡陋,最常吃的是麵條伴辣椒。

 

 

 

6.  20086月到沿河縣冷後錫群小學派發生活補助金,身穿灰色汗衣的學生,天生沒有耳朵,聽覺極弱,口齒不清,

   讀書很吃力,故十三歲仍是五年級學生。

 

     
 

 

 

  義工每次也會跟每位接受資助的學生做詳細訪問,以便核對及更新資料。  
     
 

20091月我們到貴陽巿近效的清鎮,探訪一年前受雪災影響的貧困戶。

 

我們給受災居民派發餅乾,並在政府援建的新屋前合照。

 

2009新年伊始慈恩的義工們再次出發到貴州去,這次是為考察新項目──醫療站而來。以往慈恩全力援建學校,活動由千禧年進行至今已上了軌道,加上國家的「兩免一補」政策,讓更多適齡兒童有機會上學。於是慈恩基金會決定在教育以外,也增強偏遠山區的醫療保健工作,加上國家亦推行農民醫療保險計劃,此計劃給山區農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我們先探訪高山苗族山寨居民,山路不平兼要七彎八拐,在五十分鐘車程後,我們還要行半小時山路,才到達目的地。我們有四驅車代步也感顛簸難行,試想像居民有病在身,沒法自行落山,得付數百元給救護車及醫療人員,上山接送到鎮上,很多居民花不起這筆費用,令疾病一拖再拖,沒有及時的治理,後果可能是永久傷殘或死亡。若慈恩基金會資助偏遠山區興建醫療站,這既可令傷患居民受惠,同時亦提高他們的保健意識。這跟援建學校同樣有意義!

離開貴州時,我在想,當地的農民雖然生活艱苦,但他們卻很知足,他們只求身體健康和一家平安,與此同時,我覺得能在香港這個大城巿生活,其實很幸運,我會更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 

扶貧組劉惠美

     
 

苗族山寨小孩對訪客很天真可愛,沿路只管跟著我們。

 

我們揀選了身後的土地來興建醫療站。

Print

關愛 - 孤兒/特困生/殘障學生/留守兒童

 

 A124

關顧對象:

孤兒/特困生/殘障學生/留守兒童

 

山區衛生條件差,農民勞動強度大,收入少,生病後往往沒有能力及時治理,因病離世常見。不少孩子因此變成了孤兒或單親家庭孩子,由祖父母或親友照顧。近年,很多父母外出打工,遺下「留守兒童」給祖父母,造成一屋只剩下老少,許多老人靠種地收入,生活困苦。

 

 

探訪後感

 關愛組2011_探望貧困生

 關愛組2009_過往點滴

 

 

Print

關愛 - 貧困老師(代課老師)

A182 

關顧對象:

貧困老師(代課老師)

 

代課老師是當地鄉親聘請的老師。早期,山區欠缺學校,許多老百姓因為不識字,引致生活上諸多不便和困難,比如生了病要吃藥,但卻看不懂服用法。於是鄉親就在當地找個識字的人,辦起簡陋的學校,開始了山區的文化教育。在這些學校授課的老師因為不是正規的老師,被稱為「代課老師」。鄉親們給代課老師的工資一般都是微薄的,通常再加一些農產品作為補貼。近些年,由於外界的援助和政府的重視,早期辦的簡陋校舍重建了,政府還派來受過專業訓練的公辦老師。原來的代課老師開始逐步被淘汰,但還有些因以下情況乃留校任教:

 

1. 偏遠山區條件差,願意到這些地方工作的老師不多,故公辦老師難求;

2. 代課老師大多已任教多年,工資相對較低,地方政府也樂於續用。

 

代課老師多數已屆中年或以上 (因為較年輕的多數到外地打工) ,所以,大部分都已有家室,要供養父母子女,經濟拮据。

 

 

 

 

慈恩 Facebook

Grace Charity Facebook

會務及財務概覽

慈恩基金會最新會務及財務資訊

2022/23年度財務概覽

2022/23年度核數師報告

2022/23年度周年報告

2015 尖東籌款核數報告

 

2015 尖東籌款核數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