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慈恩通訊11期

Posted in 慈恩通訊

A118

慈恩通訊第十一期《雪暴、暖流、貴州》  

二零零八年三月

多災多難的貴州山區農民

簡耀光

 

自從96年開始踏入貴州省工作,就貴州山區觸目驚心的貧窮景象留下深刻的印象。貴州山區家家戶戶開門見山,地質結構異常複雜。由於山多的關係,下大雨2、3天,下游的鄉鎮就會發生水災,因為水從山上像穿過漏斗般集中流出,奔騰而下,來勢洶洶;但大雨一停,洪水立即消失,令人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貴州省威寧縣、赫章縣、納雍縣,平常日子都是重災區,山上農民全年只有半年耕種,因為冬天冰封,根本沒有收成,山上農民都習慣了冬天等待救濟。某年我在大方縣探訪時剛遇上龍捲風,田野間一大棵一大棵四人合抱的大樹都被吹毀,馬路上電線桿東歪西倒,場面嚇怕人。

 

 

據了解,以前的災難是水災、旱災和龍捲風災,雪災則從未遇上,這次由1月12日開始,持續廿多天的雨雪和冰凍天氣,一場歷史罕見的大雪災在貴州發生了。它集中了全國70%的凍雨,是受災最嚴重的省份之一,受災面積涵蓋全省94%的縣市,省城貴陽也未能倖免。當我看到報章報導貴陽市變成了冰的世界,凝冰壓垮了房屋、壓折了樹木、凍死了農作物;壓斷了電線和電話線,對電力和通訊設施造成了極大破壞,對交通帶來了嚴重影響,想起慈恩的慈善工作一向多集中在貴州,想起那多災多難的貴州山區農民……我的心也凝結了。

 

災區送暖 實地考察

 農曆年假後,慈恩義工們幫忙發出「救助貴州雪災災民呼籲函」,籌款協助受災的山區特困戶重建家園,為受影響的山區老師、學生提供津貼。義工們更幫忙發出「給貴州山區學校的慰問信」,調查他們受災的情況和徵詢他們需要援助的地方。貴州幹部對緊急救災的工作是很有經驗的,但往後的重建安置往往拖延甚久,原因是資金不足問題。災民中有能力的,在政府救濟完就會搬走,留下來的都是一些沒有能力搬走的窮戶。基本上,政府很少有全資為災民重建,政府只是補助,農民自己要出錢或借錢,因此,後期的補助對貧困農民是非常迫切需要的。

 

 2月25日,我到重災區開陽縣實地探訪。在永溫鄉中學,我訪問了一位女同學─喻井,她家中四口(奶奶、爸爸、媽媽和她)現在都寄居在親友家,因為家居的木房子被雪壓毀了。她說政府即時已加以援手,提供棉被、衣物和糧食,暫時溫飽可以解決,但家中所種經濟農作物(油菜花田)已徹底凍壞,春耕絕收。看到她悲苦的眼神,我連忙代表慈恩捐方送給她500元,囑咐她拿回家給爸媽,購置化肥或種子,自力更生,解決春荒問題。喻井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日後調查信收回來,相信同類個案不可勝數。

 

感人肺腑的真人真事 

在貴陽市考察了幾天,我知道這次貴陽市「抗凝凍 保民生 送溫暖」運動,官民一心,出現了許多感人事例。災區洋溢著人間溫情,一隊隊搶修隊伍日夜出動;一個個初生嬰兒通過「綠色通道」被送到醫院平安誕生;一輛輛「綠絲帶」車輛免費讓人搭順風車;一車車救援物資源源不絕供應給災民……期間,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更令大家熱淚盈眶:34歲的貴陽市開陽縣永溫鄉紀委書記李彬,在這場50年不遇的凝凍災害中,他堅守一線26天,由1月12日起沒回過家一次,不停地踏冰破雪扛著物資,派送到災民家中。除夕(2月6日)之夜因操勞過度,猝然病倒,經過搶救無效,2月10日與世長辭。

 

 冰雪災害發生以來,貴陽市號召全體幹部扎根基層,尤其要重視偏遠山區群眾的救災工作。在千千萬萬的堅守抗災一線幹部中,恪守職責的李彬只是其中的一位

 

慈恩的救災工作

 慈恩基金會的義工都有一個共同信念─幫助最需要的人,因此我們的救災工作偏重在後期,我們相信當地基層鄉鎮幹部的救災是第一線的。有能力的受災群眾得到政府的部份支持後就可以重建家園、恢復生產,剩下來的老弱孤寡,就需要特別援助了。

 

 經3月8日工作會議,議決籌得之善款用在下列項目:

  1. 對受災最嚴重的黔南州、銅仁地區和黔東南州,每地區撥款八萬元,向400受災農戶每戶派發200元,幫 助他們購買化肥、種子、地膜,進行生產自救。(共撥款廿四萬元。)
  2. 向貴陽縣受災嚴重山區撥款四萬元,向200受災農戶每戶派發200元。其他地區按收回資料酌情辦理。

 

善款之派發由本會義工親自赴現場辦理,現已開始進行,希望於復活節期間大致完成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