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首頁
建校 醫療站                                                                        

 

 

  

薪火相傳 

慈恩基金會通過助學工作,幫助不少國內年青人完成不同階級/程度學業。在助學工作過程中,慈恩基金會均鼓勵各位同學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回饋社會。過去,慈恩基金會不斷收到年青朋友自發性參加社會活動,回饋社會的訊息。現整理部份資訊,讓這薪火相傳訊息與大家分享成就:-

『新雷計劃』 

日前,慈恩基金會收到一封電郵,由一位現讀政法大學一年級的秦維成同學寄來。他在六盤水市第三中學讀高中時曾經接受慈恩基金會的資助。他和另外兩位曾受慈恩基金會的資助的同學胡黎劉蘭,他們參加了一個由全國各高等院校貴州籍在校大學生自發組建的團隊“一鄉人”。他們會利用今年暑假參加國內的支教活動,他們一組會在八月八日到六盤水山區的屯上小學為當地的學生服務。

慈恩基金會為此特別向大家介紹由秦維成胡黎劉蘭等同學所策劃的『新雷計劃』 (請點擊此處細閱『新雷計劃』詳情。)。因為這班同學在受助之餘,能懂得回饋社會,令愛心及關懷的精神服務得以薪火相傳。為鼓勵同學們回饋社會的行動,慈恩基金會決定贊助『新雷計劃』部份費用。並希望同學們利用這個機會對農村的環境,農村孤寡老人之生活及農村的衛生室等項目作專題調查研究,為慈恩在未來工作提供不同意見及建議。

 

愛在深山開了花

二○一一年三月,慈恩基金會義工余英慧黃玉珍到貴州正安縣、雲南富寧縣發放高中助學金,卻遇到令人振奮的事情。在貴州正安六中發放助學金時,有一位李玉紅老師(圖中間的紅衣女士)親切的走過來與我們握手致謝 。 瞭解後,才知道她曾受慈恩基金會資助完成大學,而她的心願是學成後能幫助別人。故去年畢業後她決定選擇在山區條件較差的中學任教,期盼回饋社會。愛心薪火相傳,實在令人鼓舞!          

 

港島民生書院社會服務團廣西交流之旅

港島民生書院社會服務團二十多位師生,得到慈恩基金會的穿針引線,及慈恩義工譚佩明女士的陪同下,於二○一一年四月廿一日至廿四日到廣西梧州蒼梧縣古鳳小學及中山中學作交流。同學們獲得一個愉快而難忘的體驗,並將他們經歷的精華片段剪輯成以下的視訊短片與大家分享。

 

重逢的喜悅 

二○一一年五月,慈恩基金會義工區美儀等一行人到貴州發放高中助學金時跟4名曾接受資助,現在貴州讀大學的學生吃飯,飯後在酒店大堂談天,其中清鎮一中的王仁毓同學因為留在貴州讀大學,所以每年都有機會見面和吃飯。,他已找到工作,6月畢業後會到畢節上班,他心存感恩,亦自發說將來也要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這次約見的大學生,除了仁毓外,還有兩個從大方育德中學來的女生-穆納楊雲,是我3年前代表慈恩到大方縣探望過的,現在都在貴州師範學院讀書;從楠木渡中學來的高群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現讀貴州大學第一年。看著這些孩子因著讀書的機會,走出農村,發展抱負,心裡有說不盡的安慰!亦令我更深刻的體會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

 

 
 

 
 

回港以後,收到他們的電郵,說他們四人已成立了名為〝慈恩之子〞的qq群組,方便日後聯絡。而穆納的電郵中,更提到她曾參與貴州望謨縣水災的籌款活動。年青人辦事的幹勁及愛心,令人深受感動!

(請點擊此處細閱楊雲高群的感想和穆納的電郵。)

 

 

                        慈恩基金會的宗旨是為國內的貧困地區的弱勢社群提供援助。希望透過援助能令受助人擺脫困境,向前邁出一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受助人的勇氣、努力和決心更是不可或決的條件。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四川省青川縣楊芳同學的故事。提起她,當日在場的慈恩基金會義工們,還能清楚記得當時的情景。 

                        2008512汶川大地震,令四川災區的居民在剎那間,變得一無所有,家不成家。「一方有難,八方來援」。國內外的有心人迅速組織起來,為災區的居民提供各式各樣的支援。但由於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和地域太廣,救援的工作必須按緩急輕重來進行,因此難免有部份受災人士被忽略。居住在青川縣災區的楊芳同學,就是其中的一個。 

                        楊芳同學當時是青川中學的高三學生,原本過著簡單而快樂的生活。大地震改變了一切,而卻在此時,同學收到了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她只能望而卻步,她心想這是一場災難造成的外部原因,她自己也快被現實打敗了,因為她無法籌得學費和生活費。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最後的繳費日期快到了。同學心急如焚,卻無計可施。 

                        20089月,慈恩基金會的義工到了四川青川縣展開賑災的工作。同學知道這事後,心中燃起一線希望。921日最後繳費日期的大清早,同學拿著高校的錄取通知書,跑到慈恩基金會義工工作的地方,希望義工們能幫她。同學看到義工們正為了分發賑災物資給已登好的災民,忙得不亦樂乎。同學一臉焦急的在現場團團轉,不知如何向這些陌生人提出自己的訴求。義工們是有留意到這個小女孩,便問同學是否需要幫忙。剎那間,同學心中的鬱結爆發了,義工們弄清楚同學的情況,知道時間緊迫,便馬上即場籌集同學所需的路費、學費和生活費。解決了同學的燃眉之急。有義工更將自己的背囊,即時送給同學以方便她收拾行裝。在9月底義工們更收到同學的短訊,她經已到高校上課。

 

緣份! 得到義工們協助楊同學在最後一天趕上大學報名。(9-08) 

                        20094慈恩基金會的義工何偉華先生到成都工作時,再與同學及一些在貴州接受慈恩基金會幫扶而就讀於四川大學的同學見面,瞭解他們的近況。當日,同學充滿笑容面對人生。她在校成績優異,因而學費已得到獎學金資助,至於生活費,同學希望試試在假期工作解決。她再三委託何叔叔向各位阿姨及叔叔問好, 感謝大家對她的關懷及幫助. 她請大家放心, 

相逢! 楊芳已充滿笑容積極自信地面對人生。(3-09) 

                        今年714日,慈恩基金會收到同學的電郵和一份細說她經歷的簡報,她在71日大學畢業了。同學告訴大家她會繼續努力,創造幸福生活,回報所擁有的這一切。(歡迎大家查看同學的簡報電郵 

                        慈恩基金會覺得同學在面對困難時,沒有獨坐愁城,勇敢地踏出一步,告訴別人自己的困難和需要,努力向上,因而令自己邁向人生新的一頁。慈恩基金會希望藉同學的故事,鼓勵身處逆境的朋友和受助人,不要氣餒,努力以赴,保持自己的信心,困難最終是會克服的。 

更新日期:201195